注意啦!监管部门提醒警惕这些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2024-05-28 【 字体:大 中 小 】

注意啦!监管部门提醒警惕这些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14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借贷风险。
一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比如,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或是价格公示不透明,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等;还有的在支付过程中故意诱导消费者选择信贷支付方式。二是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利用大数据信息和精准跟踪,一些机构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后,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实际情况,过度营销、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出现过度借贷、负债超出个人负担能力等风险。
三是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诱导或默许一些消费者将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比如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四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违背消费者意愿将个人信息用于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以外的用途等。
针对上述问题,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要了解消费信贷的有关政策和风险,防范过度借贷风险,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合法权益。
坚持量入为出消费观。合理合规使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消费信贷服务,了解分期业务、贷款产品年化利率、实际费用等综合借贷成本。在不超出个人和家庭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树立科学理性的负债观、消费观和理财观。
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把消费信贷用于非消费领域。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等金融服务。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手段。尤其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不把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购买房产、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
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记者李延霞)

猜你喜欢

贫穷的人,家里物品堆积格外多?这10种物品,用不着又舍不得扔


公司注册资金500万:是真金白银还是虚假注资?


《短线周期理论实践》深度教程 第7讲:连板情绪周期的玩法6:不在周期切换点上的空间板能接力吗


0120东吴期货-【油脂专题】油脂短线反弹,豆棕价差继续缩小


国常会:研究明确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


信铭生命科技(00474):许海鹰辞任执行董事


财报前瞻 英伟达(NVDAUS)Q2财报公布在即 营收、利润有望同比翻番


阿里撤回菜鸟上市申请 拟要约收购少数股东等股权


华阳集团:3月6日融资买入9873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14亿元


股票ETF净流出约17亿元


期货配资软件:高杠杆下的风险与机遇


上海股指期货配资平台: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投资竞技场


可靠的股票配资:玩转股市,稳健致富的明智之选?


股票配资公司查询:如何选择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


十倍杠杆炒股: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


股票配资平台App:高杠杆投资的双刃剑?


低息配资开户平台:撬动财富杠杆,稳健投资致富


股票杠杆网址: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你准备好了吗?


股市配资公司: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


配资炒股中心入:高杠杆下的财富盛宴与风险深渊
